
岳陽城陵磯老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效果圖。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為江面往來船只構建美麗畫框。在岳陽市“百年城陵磯”老港腹地,一座現代化生態綠色港口正逐步成型,該“公園式港口”設計標準為:36%綠地,后方50~100米縱深綠化;全封閉式卸船、裝車作業;雨污水循環利用,實現粉塵零泄漏、污水零排放。一系列的新變化,使城陵磯老港蛻變為長江流域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的標志性港口和整改工程。
發揚工匠精神,打造內河老港改造標桿
10月19日,在岳陽城陵磯老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工地上,湖南省單跨徑最大、最高螺栓球鋼網架散貨大棚——長470米,單跨跨經110米、高46.5米,首段起步網架(16米長、110米跨經)成功完成。晚上7點,當最后一根支架和連接球安裝完畢,項目現場響起了一片歡呼。
從當天早上8點到晚上7點,該網架吊裝歷時11個小時完工,湖南省航務公司水工分公司經理方明科介紹說,“這是湖南省內首例類似高空作業項目,各個環節須密切配合,容不得一點差錯!”
據介紹,整個環保提質改造項目總投資約4.1億元,項目整體改造5個泊位及配套陸域設施,其中3個泊位本次予以拆除、對后方岸坡進行復綠,對2個5000噸級外貿泊位進行環保提質改造。碼頭后方50~100米縱深綠化,散貨堆存區設置一座長470米、寬110米的“膠囊”型散貨封閉倉庫,設計吞吐量為800萬噸/年。
正在進行的螺栓球網架結構封閉料倉,是該改造項目關鍵性工程。項目主體大棚共8258個連接球,33456根桿件,因為涉及到高空作業,每一個細節務求精準。一次,湖南省港務集團黨委委員劉新民在工地上巡查時,看到安裝部件有因為磕碰刮擦造成脫漆的現象,立馬找來項目負責人,叮囑一定要做好防銹處理,仔細檢查好每一個零件。
同時,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該項目以最快的速度推進。6月份開工,8月份完成還建公路,10月初完成3條新修鐵路線,11月完成鋼網架大棚及設備安裝,按照時間節點一步步推進,今年年底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岳陽港朝著打造環保與效率“雙一流”的全國內河老港改造標桿目標不斷邁進。
10月19日晚上7點,湖南省單跨徑最大、最高螺栓球鋼網架散貨大棚首段起步網架成功完成安裝。
牢記殷殷囑托,堅決履行國企三大責任
去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順長江考察,把脈長江經濟帶發展,在岳陽提出“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精神。
城陵磯老港自古以來是水路交通要塞,為百年深水良港,是湖南省最大的水鐵聯運、水水中轉、干支直達的干散貨樞紐,是湖南對外的重要窗口。但是由于歷史悠久,港區內設施陳舊,內部環境臟、亂、差,碼頭環保嚴重不達標。
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要求,省人民政府、岳陽市人民政府開展長江岸線港口碼頭專項整治工作。2018年底,為整合湖南省內港口岸線資源,湖南省港務集團正式成立后,將城陵磯老港提質改造項目作為該集團組建后第一個環保提質、效率提升的重點攻堅項目,堅決履行省屬國企的政治、社會、經濟三大責任。省港務集團董事長徐國兵多次召開項目調度會,并成立攻堅小組,親自擔任組長,自6月份啟動建設以來,堅持24小時全天候作業,工人2班倒。每天晨曦微露時,有人才剛剛拖著疲倦的從工地撤回,有人就頂著露氣接下一班崗。
為推進項目進度,9月10日,省港務集團召開動員大會,提出開展“百日大會戰”,全員參與會戰,全力確保11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徐國兵說,城陵磯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是省港務集團勇擔社會責任,堅決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推動湖南港口資源整合,建設高承載力、高集約化和高效一體化綠色水運的具體舉措,要在湖南‘一湖四水’港口改造和建設中起到示范作用。
該改造項目是長江內河港口改造首例,項目完成后,到港船只,從碼頭卸船,可以通過皮帶機運輸,運送到全封閉大棚,再通過堆料機,取料機,上火車裝卸,可實現“物料零泄漏”。
省港務集團副總經理、城港公司董事長尹顯東介紹說,“城陵磯港提質改造是按照最高環保標準來設計,摒棄傳統防塵網,直接采用全封閉網架式大棚,徹底解決粉塵污染。還設計了污水處理池,初期雨污水沉淀后還可循環利用澆花、降塵等。”改造完成后,港口卸船工藝將得到極大改進、效率成倍提高。
工人密切配合,精準作業,完成高空作業。
密切協作配合,實現建設與生產兩不誤
港口的改造不同于常規港口建設項目,一方面是港口建設本身的專業要求,另一方面要破舊出新,老港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老辦公樓、食堂、澡堂,以及外貿碼頭開港后修建的綜合倉庫、遠洋大樓等承載著港口歷史印記的建筑必須破拆倒地。一一對應老建筑地下網管結構實施改造,項目本身極具復雜性。
除了工程本身的復雜性,該改造項目還考驗著非同一般的團隊協作能力。港口改造要進行,生產運營也要保障,如何確保這些環節不疏漏,項目業主單位城港公司和施工單位開展了“最密切”的對接協作。
為確保項目有序推進,雙方統一商定,決定項目整體推進分3步走,前期生產和建設匹配協調,中期生產運營對建設讓步,后期全力為建設服務。每天召開“生產+建設”調度會,一天一調度,一天一匯總,一天一安排,有效解決了生產和建設的矛盾沖突。與此同時,今年前3季度,城陵磯港總產量增長5%,項目也按照預期順利推進。
該改造項目完成后,能集約化利用岸線,以往1480米岸線只能達到3萬噸產量,通過改造后,252米岸線就能達到5萬噸產量,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能為省內大型企業原材料供應提供更大保障,水鐵聯運優勢更加明顯,為新港區企業和全省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降本增效,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
環保先行、綠色發展。用生態轉換發展動能,湖南寄予厚望,岳陽港口環保提質工程將進一步升級換代。按照建設綠色智慧港口,打造“最美長江岸線”新標準,下一步,城陵磯老港還將著手改造郵輪碼頭,建設“最美郵輪小鎮”,打造出現代化和歷史風味相融合的港口文化,以“高效、綠色、智能、安全”的全新面貌呈現在全世界和湖南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