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湖南省港務集團工程技術部副部長丁杰

青春是什么?是李白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是王貞白的“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美好愛情,是“牢記初心使命、不負青春韶華”的追夢旅程……
對于省港務集團工程技術部副部長丁杰來說,青春更代表著奮斗,代表著拼搏,代表著對湖南港航事業的深深熱愛和執著追求。2019年1月,他離開熟悉的工作崗位來到湖南省港務集團,離開長沙來到岳陽這片熱土,開啟接續奮斗的新征途,在這里揮灑汗水,綻放青春。
熱愛源自初心
1988年4月出生于湖南醴陵的丁杰從小在鄉村生活,對養育他的山山水水充滿著感情,曾經暗暗許下初心:一定好好學習,長大了為湖南的山山水水做點事情,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2006年,他以十分優異的高考成績被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院錄取,學習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大學四年,他如饑似渴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品學兼優,熱心群團活動,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接受黨的教育和培養,2008年底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10年6月學成畢業后,他走上了工作崗位。先后任職于中交一航局一公司、長沙華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省水運投集團三湘航道建設分公司,一直從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工作,曾任主辦技術員、工程部副部長、合同部副部長等職,既做過現場施工和項目管理,也做過設計。對于每一份工作、每一個崗位,他都充滿熱愛,全情投入,先后多次獲得所在單位“十佳員工”“崗位標兵”“先進個人”“工會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
經驗在實戰中積累,技能在磨礪中練就。他在工作中不斷自我總結:“通過成品油碼頭工程,學會了設計鋼模板并利用CAD繪制模板加工圖”“通過工作船碼頭工程,學會了重力式碼頭整套施工流程及工藝”“通過編制各類橋梁的通航影響評價,對內河航道有了更深的認識。”……工作經歷不斷豐富,理論實踐相互結合,使他對各類水運工程項目建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工作干得越來越得心應手。
使命激勵前行
2018年12月,省水運投集團旗下湖南省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丁杰敏銳地覺察到,這是一個更高大的平臺、更廣闊的空間,而且省港也急需像自己這樣的技術人才。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成功爭取到父母和妻子的支持,僅僅一個月后,丁杰便如愿來到了岳陽,這成為他人生奮斗旅程中的重要轉折點。
進入省港集團工程技術部,他一開始主要參與城陵磯老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的前期報批工作以及設計、監理、施工等標段的招標工作。2019年6月項目正式動工,他接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后,基本上每個月只能回長沙探親一次,根本照顧不到家庭。“后來妻子干脆辭掉工作,帶著不到3歲的兒子來到這里。”丁杰說,必須干出一番成績,才能對得起家人的支持。
城陵磯老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是省港集團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委決策部署而打造的第一個重點建設項目,承擔著政治、社會、經濟三大責任,關乎百年老港生死存亡。集團董事長徐國兵親自聯項目,黨委委員劉新民主抓主管,工程技術部長李建紅全力以赴,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丁杰感受到了省港集團的建設發展速度,更加堅信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多么的正確!
工期短、任務重、干擾大,是項目建設面臨的三大困難,包括丁杰在內的工程技術人卻敢于迎難而上,直面挑戰。他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筆記中這樣寫道:“要不怕苦和累,堅定理想信念,深入項目一線攻堅克難,為打造內實外美的精品工程和助力省港發展貢獻我的力量。”
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隨著工程不斷推進,堆場道路、配套鐵路、給排水、設備軌道基礎、房建、鋼結構大棚等工程全面鋪開。在項目現場,隨處可見他的身影,質量、安全、進度樣樣緊盯,嚴格監督施工單位提升工藝水平,指正違反規范要求的做法,嚴格把控工程質量。
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李智鵬說:“他這個人既敬業又專業,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比如預埋件裝模錯誤、鋼筋焊接不到位、搭接長度不夠、模方不平順不直等,都能準確指出,對我們工程質量控制幫助很大!”
由于工程參建單位較多,相互交叉作業,現場經常出現搶地盤、彼此干擾的情況,而且一邊搞建設還要一邊保生產,協調好各方關系十分重要。李建紅說:“要協調處理的關系太多了,太復雜了,丁杰在這方面幫了我分擔了不少。”
成績浸透汗水
2020年4月25日,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岳陽兩周年之際,城陵磯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順利投產。巨大的銀白色“膠囊”倉庫屹立于洞庭湖畔,港內芳草茵茵、綠樹成景,全新的卸船機、皮帶機、裝車機等設備悉數啟動,船上的鐵礦石通過封閉式皮帶廓道、中轉站、散貨大棚等設備設施,源源不斷地裝進火車皮,微動力除塵導料、污水處理同步進行,全程一體化運作,無揚塵和無撒漏,綠色高效。
守護在現場的丁杰和所有項目建設者、參與者,眼里噙滿淚花,心中難掩喜悅,辛苦澆灌十個多月的改造工程終于開花結果,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回想起300多個晝夜的陪伴和堅守,丁杰心中感慨萬千。他已不記得穿壞了多少鞋,腳下沾過多少泥,多少次夜深人靜時才返回宿舍,多少次天色未亮就奔赴工地……一輛綠色牌照電動車,是他工地、辦公室、宿舍三點一線往返的代步工具;套鞋、雨衣、白色安全帽,成為他出行的必備;胸前的黨徽無懼風雨,時刻閃耀在工地的每一個角落……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工程停滯。為了項目盡快復工,他2月3日(正月初十)就來到岳陽,負責向各行政管理部門上報疫情防控資料,配合部門做好復工方案,組織復工前防疫安全培訓及施工安全交底。2月22日項目順利復工后,基本每個周末都在工地巡查值守,管理現場施工,嚴格落實董事長“四個到位”“三個封閉”的疫情防控要求。3月底,項目建設進入沖刺掃尾階段以來,每天現場工人達到800名以上,晝夜交替施工,現場管理任務特別重,他就沒進過自己的辦公室,工地和宿舍兩點一線跑了20多天。
項目施工中,他會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工程優化方案。遇到工程變更,會對計量支付文件進行認真審核,嚴格把關。施工單位主管現場、機務、材料的項目副經理付業偉十分贊賞:“不管白天晚上、天晴下雨,他每天都在這里,總能及時解決我們施工中的疑難問題。” 項目主管領導劉新民這樣評價手下愛將:“人很實在,技術過得硬,工作積極主動,任勞任怨,為項目付出了很多。”
愛學習、勤思考是他的兩大特點。在工作之余,他默默啃下了建筑工程工程師、港口與航道工程師、港航工程一級建造師3本金燦燦的技術職稱和執業資格證書,低調的奢華讓很多同行羨慕不已。針對這次改造項目,他專門撰寫了一篇《老港改造工程項目管理重點難點及應對措施分析》的論文,2019年底在湖南省航海學會學術論文雜志發表,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對整個項目建設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初心永不改,整裝再出發。被問到下一步打算時,丁杰表示要加快設備聯合調試、早日實現達標達產,配合部門做好其他擬建工程前期工作。接著,他又笑著補充道:“再抽空回趟長沙看看父母吧,都年近六旬了,父親還患有椎間盤突出,挺想他們的。”